3名株洲醫護人員的“西游記”丨他們用中醫藥在非洲“圈粉”
11月21日,結束了半個月的“西游記”,來自省直中醫院的李芳和同事蘇華新、楊韜從非洲科特迪瓦出發,踏上回國的旅程。
對他們而言,這場跨越一萬多公里的公益行動,有辛勞,更有欣慰,因為神奇的用中醫藥又在非洲“圈粉”了。
▲蘇華新醫生為當地村民進行義診
做了攻略 也備了“百寶箱”
翻開世界地圖,你可以看到,在非洲西部,一個靠近赤道附近的國家就是科特迪瓦,它是李芳和隊友此行的目的地。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國與科特迪瓦建交40周年。一個多月前,省直中醫院中醫特色護理門診護士長李芳和該院醫生蘇華新、楊韜接到一項重要任務——參加由湖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上海聯享公益基金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行走的溫暖》“一帶一路”非洲公益行活動,前往科特迪瓦推廣中醫非藥物療法技術。
“這是一次向非洲友人展示中醫藥魅力的寶貴機會。”李芳說,作為一名中醫專科護士,出發前,她做了不少攻略。不僅詳細了解科特迪瓦的氣候、飲食,還準備了一個“百寶箱”,帶上銀針、火罐、艾灸等,準備露兩手。
11月6日,他們從長沙出發,經過39小時的飛行,輾轉了一萬多公里后終于抵達目的地。
盡管早已做好各種心理準備,可當地的環境還是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因為科特迪瓦年平均氣溫約為28攝氏度,濕熱難耐。更可怕的是,瘧疾和埃博拉病毒在這里肆虐。
▲李芳在為當地的孩子進行小兒推拿
為當地村民義診 被請求留下來
抵達當地的第二天,李芳和隊友就到村落開展義診。
在一處貧困村,李芳發現,不少村民患有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是不是因為他們都是濕熱體質?”一開始,李芳和同事如是猜測。可通過脈診、舌診和耳診辯證后,她發現這些人大多是陽虛、寒濕體質。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經過詳細溝通,他們找到癥結。原來,當地人喜歡睡在地上,愛喝涼水,且在下雨天從不打傘。
癥結明晰后只需對癥下藥。經過針灸、火罐等治療,不少村民當場便覺得療效明顯。
或許是見識到中醫的神奇,一位村民連忙拉著李芳和同事去家中問診。
原來,這位村民的孩子出生不到2周,卻出現不喝奶、嘔吐、拉肚子等情況。
趕到對方家中時,李芳看到,男子的妻子光著腳坐在潮濕的地面,望著孩子苦惱不已。
“你的寶寶屬于乳食不化,脾胃虛弱。”李芳通過翻譯,將診斷結果告知男子。
隨后,她開始為寶寶進行小兒推拿。很快,孩子停止了哭鬧,安靜地入睡了。緊接著,蘇華新、楊韜則開始向女子教授喂養注意事項。
“真是太棒了,你們可以留下來嗎?”男子當場豎起大拇指,激動地說道。
讓非洲大學生對中醫藥“路”轉“粉”
“單憑小小的一顆藥豆,就能治病?”在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學孔子學院,當李芳從“百寶箱”拿出耳穴豆貼時,當地不少大學生滿臉疑惑。
“誰想試一試?”李芳當即問道。很快,一位患有頸椎病的大學生舉手示意。
只見李芳將藥豆貼于小塊膠布中央,然后對準對方的耳穴貼緊并稍加壓力,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等,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
幾分鐘后,這名大學生直呼神奇,因為頸椎的痛感消失大半。
交流現場,蘇華新也拿出了看家本領——整脊療法。只見他用分筋彈撥、按壓疏理等整復手法,為大家展示中醫技法。
楊韜則化身中醫知識“科普員”,她以《弘揚中醫藥文化,預防艾滋病》為主題,從高原到盆地,從陸地到海洋,從動物到植物,從礦物到各加工類,向當地大學生介紹了奇特而豐富的中藥取材。
讓李芳和同事欣喜的是,一場短短的交流會,讓不少非洲友人對中醫藥乃至中國實現“路”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