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中醫藥防治特色 有效應對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
隨著冬季來臨,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在流感、支原體、甲流等多重病毒的攻擊下,中醫如何防治?不同種類的冬季呼吸道傳染病該如何區分?兒童感染呼吸道疾病如何治療?日常治療與預防有哪些方法?
12月7日,為回應近期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疊加感染的關切問題,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推出的專家訪談中,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中醫兒科博士孫香娟做客省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就“發揮中醫藥防治特色有效應對冬季兒童呼吸道疾病”主題進行相關解答。
中醫兒科博士孫香娟做客直播間
“兒童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各種病毒和支原體感染等所導致的疾病,除了普通的感冒之外,目前以流感、支原體肺炎、鼻病毒或者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急性喘息類疾病居多。”孫主任表示,自從2023年10月以來,全國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活動逐步增強,我省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呈上升趨勢,預計流感將出現全國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體感染未來一段時間在部分地區仍將持續高發。
不同疾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應當如何辨別?
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具有相似的臨床癥狀,流感癥狀以發熱為主,常常以高熱為主,可伴有畏寒、寒顫,相比較普通感冒,流感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也可能出現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等上呼吸道癥狀,另外還可以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后,癥狀可輕可重,輕的無明顯臨床癥狀,一般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發熱以中高度發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為劇烈。部分患兒有喘息表現,以嬰幼兒多見。病情重者,支原體感染之后也可能出現氣促、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或者出現腦炎、心包炎、動靜脈血栓、胸痛,腎炎、血小板減少、貧血、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其他系統損傷。
鼻病毒、合胞病毒等誘發的急性喘息,常常不伴有發熱,而以咳嗽、氣急、有痰為特點,發病早期可伴有流涕、噴嚏、鼻塞等癥狀。如果既往有喘息病史,則更要警惕發生重癥喘息的風險。
遇到哪些情況,需要盡快到醫院就診呢?
孩子一旦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的癥狀,建議兒童及時就醫,規范診治。如果家長處理不規范,容易在過程中孩子發生重癥導致漏診或者誤診。如果孩子能夠及時就診,門急診醫師會通過查體、檢驗,以及必要時行胸部平片或胸部CT等檢查手段評估兒童的病情,給予相應的中西藥治療方案。多數兒童在通過門診口服中西藥等治療后,病情能夠緩解。
經過門急診治療后,孩子還可能出現持續的發熱咳嗽的癥狀,如果發熱間隔較前延長,且體溫高峰較前下降,說明治療有效,病情有在好轉的趨勢。可以繼續在家按當前治療方案服藥,不需要過度緊張。
如果孩子回家之后,遵醫囑服用藥物后仍有持續高熱和咳嗽,48小時后未見好轉,或者出現精神狀態的改變,比如精神煩躁或者萎靡,則建議盡快到醫院復診,必要時住院進一步系統診治,同時一定要結合孩子的體溫和精神好壞綜合查看,在家觀察的家長一定要細心,引起重視。
中醫藥在防治兒童呼吸道疾病中,有哪些優勢?
中醫藥或者中西醫結合系統規范治療,能夠一定程度上縮短兒童呼吸道疾病的病程,減輕不適的癥狀,預防重癥的發生,加快疾病后期的康復。
中醫在防治兒童呼吸道疾病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尤其是內服中藥,是防治過程中的精華之處。孫香娟主任還介紹了中醫防治兒童冬季呼吸道疾病的相關預防建議處方及治療建議處方。同時提醒大家,給孩子開處方需謹慎,在醫院檢查后再按相關醫囑治療。
預防建議處方
預防建議處方
治療建議處方
治療建議處方
孫主任表示,呼吸道感染早期,孩子多表現為發熱、咳嗽、咽痛、流涕等癥狀,中醫多采用清肺利咽的治療方法,內服中藥的同時可配合適宜的中醫外治療法,可以采用中藥熏洗、泡澡或者擦浴退熱,也可以耳尖或者指尖放血退熱,預防驚風發作,刮痧、推拿等在輔助退熱方面同樣效果良好。
中醫外治法:
穴位貼敷:適用于痰多者或肺炎后期遷延不愈或兩肺濕啰音經久不消失者,可以選用敷胸散(大黃、芒硝等)外敷背部。
推拿:清肺平肝,點揉天突穴,推揉膻中止咳化痰,橫擦肺腧令局部溫熱,分推肩胛宣肺止咳。
中藥灌腸:熱盛者,可用中藥灌腸液(生麻黃、生石膏、杏仁、黃芩、葶藶子、重樓等)灌腸退熱。
中藥熏洗:可用青蒿、連翹、赤芍等熏洗退熱。比如適用于頭暈頭痛、肌肉酸痛、咽喉不適的外感洗,適用于呼吸道感染流行時期增強抵抗力的防感洗。
耳針:選用支氣管、肺、交感、大腸、腎上腺等穴位,適合于各種癥型。
針刺:主穴取大椎、肺俞、天突(點刺)、尺澤、太淵。配穴喘憋重者,加取膻中(平刺)、定喘(針后拔罐);痰熱閉肺者,加取豐隆、曲池;毒熱閉肺者,加取身柱(點刺拔罐)。
耳尖放血:用于高熱不退的兒童,在耳尖刺絡放血從而達到退熱效果。
局部刮痧:適用于鼻阻、流涕或者頭痛發熱的兒童,穴位選取鼻翼兩側迎香穴,或者選取大椎、肺俞等,具有通竅止痛退熱等效果。
應對兒童呼吸道疾病中醫食療方
在疾病康復期的調護當中,孫主任提醒需要遵循的飲食原則仍是以清淡營養容易消化為主,忌生冷瓜果以及肥甘厚膩,注意保持營養的均衡,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蔬菜等食物。也不要過早補益,過早的補益會讓邪氣停留在體內,不利于疾病康復,甚至再次招致外感。
從中醫治療上,康復期階段的兒童可以到中醫門診就診,接受相應的中醫辨證治療,比如口服中藥或食療、小兒推拿、穴位貼敷等外治療法。從生活方式上,可以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繩等,大年齡組的孩子也可以堅持練習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簡易的功法,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