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石立軒:以解除患者的疾苦為己任
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萬東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中醫主治醫師石立軒,在社區周邊小有名氣,是患者眼中的“名中醫”。
他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專業。從業以來,始終秉承古訓,不斷探索,廣泛學習先賢及現代醫學大師的理論經驗,堅持“不為名醫,只做明醫”,以能解除廣大患者的疾苦為己任。以“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為提升臨床水平,2022年9月,他拜國醫大師、中醫濁毒論創始人李佃貴教授為師,得到了李教授的悉心指導。
石立軒在坐診
“醫學是需要一生去學習和磨練的一門學問,不但要學好傳統中醫理論,也要努力學習西醫的先進經驗,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為患者解除病痛。”石立軒說。?2010年,他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進修學習,在徐貴成教授、劉坤主任的指導下,系統學習了中西醫診治疑難疾病的思路。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國內還是國外,患者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解決患者痛苦就是醫生所要做的工作,而中醫藥作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在疾病診治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與作用。
近日,石立軒就運用中醫藥治療了一個特殊患者。來自北京的患者張某,女,70歲,自十年前開始出現胃脘疼痛反酸,腹脹不舒,胃鏡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經治療,癥狀時好時壞,近期加重。胃痛如針刺,胃脹滿不適,不欲飲食,食量少,噯氣,大便不爽,舌質暗苔白膩,脈弦滑。石立軒認為,該患者證屬氣滯血瘀,濕濁內蘊,應理氣活血止痛,化濁祛濕。便開具處方:柴胡、黃芩,法半夏、元胡,郁金,陳皮,藿香,蘇梗,血竭,烏藥,厚樸,炒白芍,五靈脂,蒲黃。患者服藥兩周后,諸證大減。后期根據癥狀加減方劑,連續三個月癥狀消失。石立軒表示,中醫改善病癥應效如桴鼓,而不是慢慢服藥。有些慢性病可能服藥時間長一些,也應該是在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下服藥。?
漢代醫圣張仲景說:“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作為一個中醫臨床醫生,時刻把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體現在解除病痛的臨床實踐中,為廣大患者解決病痛,并宣講正確的中醫理念,讓患者在中醫面前不迷茫,為中醫傳承創新發展貢獻自己更大的力量!”石立軒說。
了解多一點
石立軒,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萬東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主治醫師,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專業,師從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進修學習。《實用中醫臨床診療》副主編,榮獲中國中醫藥科技學術成果獎一項。
擅長治療呼吸、消化及心腦系統疾病,包括肺及各類結節,胃腸疾病及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等。擅長心腦血管疾病、三高、腫瘤放化療及術后、婦科疾病、亞健康等的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