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場“湘江大講堂”聚焦中醫藥,有何深意?
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網中醫訊 1月6日上午,2024年第1期“湘江大講堂”在湖南省委黨校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應邀作專題講座。參加講座的有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省政協主席毛萬春,省委副書記李殿勛等現職省領導,省直各單位、駐長省屬本科高校、省屬企業相關同志,省委黨校有關班次學員。
這場“湘江大講堂”同步在新湖南、湘健視頻、風芒等平臺進行直播,數十萬人線上收看了講座,同時在線人數過萬。通過直播回看和短視頻傳播,在各視頻平臺出現了不少超10萬+分享的爆款內容,累計傳播超過千萬。“張伯禮院士說湖南是中醫沃土” “張伯禮院士在湖南分享健康秘訣”等詞條先后沖上微博熱搜。
為什么新年第一場“湘江大講堂”選擇了中醫藥領域?湖南省委黨校舉行的定期講座,憑借什么吸引到全網千萬關注?放眼湖南中醫藥發展前景,張伯禮院士又有什么樣的看法?
1月5日,在“湘江大講堂”授課前夜,張伯禮院士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湖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炎帝、長沙太守張仲景都是中醫界大家。”張伯禮說。中華民族自稱是“炎黃子孫”,自古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也是中藥體系的發源;東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總結中醫的診療理論,提出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很多醫學帛書和古醫方,也成為了中醫藥在湖南這塊土地上發展成熟的有力證據。
現在的湖南有很多中醫藥產業,九芝堂、漢方、千金、方盛藥業等馳名全國,湖南的道地藥材如黃精、百合、湘蓮、玉竹等,也為湖南中醫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張伯禮提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來自湖南的國醫大師熊繼柏等專家給出了許多藥方、理論,對抗擊疫情起到了關鍵作用,后來通過媒體宣傳,在全國范圍內也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中醫藥對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有著獨特的優勢,這是人們在對抗接連不斷出現的新病毒變種的過程中達成的共識,這種共識在對抗2023年春季及冬季呼吸道疾病大流行之中更是逐步被強化。中醫講究“整體觀”,講究辨證論治觀念,應對呼吸道疾病則“以人為本”,采取相應的診療手段,配合中醫用藥,使治療“到肺”。緩解病患病情,減輕患病癥狀,同時對易患病人群形成保護,增強抵抗力。
當前,中醫藥發展走的是一條守正創新的道路。在抗擊疫情的緊張態勢中,張伯禮主持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對于危重癥患者使用呼吸機等提升血氧,在呼吸道疾病防治過程中使用抗生素等,都是在中醫藥現代化的典型案例。借助現代科技詮釋中醫藥,研究其藥效物質、作用機理,把中醫藥解釋得更清楚,讓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中醫藥,使古老的中醫藥煥發新時代活力。當前中醫藥要發展,要滿足更多患者的需要,要獲得世界醫學界的認同,就要推動中醫與多學科交叉融合,要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推進中醫藥現代化,賦予古老的中藥以現代科技的內涵。
談及中醫藥的發展道路,張伯禮也說到當下年輕人對中醫的關注。當代人的生活習慣實際上是對傳統中醫理念的“背叛”: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利于人保持“平心靜氣”,越來越高的夜生活比例不符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規律,越來越豐富的就餐選擇和寬油重辣的口味更是站在中醫藥膳食補概念的正反面。“年輕人喜歡熬夜,生活不規律,總覺得吃得消,實則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張伯禮說,“任何時候,身體健康是第一要義。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垃圾食品,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
據介紹,湖南省開辦“湘江大講堂”,旨在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貫徹落實省黨代會明確的各項部署要求和目標任務,圍繞湖南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開展系統研討交流。湖南省自2021年12月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以來,堅持高位推動,突出改革創新,強化系統集成,各項任務有序推進,依托地區特色中醫藥資源,已在中西醫結合、“中醫藥+健康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中醫藥在開年之際邁好第一步,展示出蓬勃發展的新氣象。2024年第一期“湘江大講堂”的成功舉辦,見證了湖南省在中醫藥領域建設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也是中醫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有力證明。湖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實踐,也將為其他各地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