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策兩會·中醫藥篇】中醫藥擁抱人工智能為人類健康提供中國方案
導語:當前,全球健康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議題。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戰略背景下,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過去的2023年,中醫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同時也面臨很多“痛點”和“難點”,如何傳承好、發展好、傳播好中醫藥,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2024年全國兩會,中國網中醫頻道策劃《獻策兩會·中醫藥篇》專題系列報道,聚焦中醫藥振興發展規劃、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產業發展、國際傳播等重點議題,通過代表委員和中醫藥領域的參與者、從業者的講述,為全國兩會建言獻策,為中醫藥振興發展貢獻智慧。
“人工智能(AI)技術作為現代科技發展水平的代表,已有60余年的發展歷史,目前正處于第三次發展高潮。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正對社會各界產生著前所未有的影響,尤其發展需求相對穩定的醫療行業,也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之下展示出新的可能性。”全國兩會前夕,北京中醫藥學會中醫藥綜合改革工作委員會首席智庫專家、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專家余中接受中國網中醫頻道專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是中醫藥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目前我國中醫藥綜合改革、高質量發展與守正創新道路必不可缺的工具。希望國家能夠為人工智能的相關領域提供更多支持,特別是推動以中醫藥領域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運用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造福人類健康。
1997年余中畢業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并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師從全球著名信息論專家Robert McEliece教授(信息論創始人香農的傳承弟子,香農獎獲得者)和著名人工智能專家John Hopfield教授(人工智能神經網以其名字命名為Hopfield Net,狄拉克獎獲得者)。曾在美國硅谷擔任當時全球最大通信公司美國AT&T公司技術總監、總體架構師。為投身祖國建設,2011年余中作為北京市高端人才引進計劃的特聘專家回國,投身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醫療方面的應用研究。目前,余中帶領團隊在人工智能與中醫、西醫深度融合,開發“知識圖譜/貝葉斯網絡+機器學習/增強學習”醫療AI引擎及智能服務平臺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特別是打造的中醫藥AI大模型復雜系統(“中醫AI大腦”),可系統化仿真模擬包括國家中醫藥大學標準教材診療基礎體系、名老中醫特色專病診療以及方證(經方)辨證思想與方法實踐,對傳統中醫藥進行現代化的系統科學重構,提供的傳統中醫藥AI系統服務了2000多家醫療機構、用戶3000多萬人次(包括來自202個國家和地區的下載用戶)、日峰值達10萬+,彰顯了人工智能賦能與傳播中醫藥的高效率。
“回國的目的是希望把自己所學知識和工作經驗投入到中國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上去,發揮好留學歸國人員的價值使命。近些年,伴隨著人工智能科技在全球的迅猛發展,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取得突破進展,但發展仍有巨大空間,跟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余中說,盡管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研發與基礎理論研究的競爭力亟待加強,但在“人工智能+社會生產”的課題上有著非常遼闊的沃土,從應用市場、數據樣本和實際需求上都有充分的資源,且具有強大的包容性,能夠以解決現實世界問題驅動顛覆式創新研究的深入思考,對人工智能原創基礎理論研究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理性看待與西方國家的競爭,走中國式發展道路,以中國的文化思想與自然哲學體系與人工智能及復雜系統科學技術相結合,能夠為人類文明發展、構建未來生命醫學與科學提供中國思路和中國智慧。
“中醫藥+人工智能”如何取得突破?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我們稱之為中醫藥“鑰匙論”。余中說,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戰略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在針對開放式復雜巨系統研究時曾經預言:“如果把中華醫藥學的奧秘揭示清楚,可能使整個科學發生一次大革命。”,我們稱之為中醫藥“奧秘論”,表明中醫藥具有尚未揭示的跨越時空、深邃的科學思想與方法論范式。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自然哲學與科學“道成肉身”的詮釋。基于當今的計算機算力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余中說,“中國的開放式復雜系統研究是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自然哲學與科學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解鎖中醫藥的奧秘、掌握中醫藥這把鑰匙,可望帶動全世界科技顛覆式的發展變革!”余中認為,當前投入研發的中醫AI大腦以中醫整體辯證施治的系統論思想方法作為核心,建立AI基礎模型與應用系統,根據診療案例進行機器學習,對各類中醫流派的思想方法進行系統化模擬實現人工智能化,通過實際臨床應用的真實世界數據對中醫AI大腦進行閉環式機器學習(增強學習)與優化,這對反向推動人工智能的創新模型范式發展與建立具有重要價值,也為清醒認知評估當前國際前沿人工智能技術與陣營錯綜復雜的發展勢態、避免簡單低價值的照搬追隨所投入的大量人力與資源浪費、制定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與超越戰略具有重大的思想與方法論價值和意義。
“想要顛覆性創新,必須要跨界。”余中對于他當前的研究方向這樣解釋。“中醫藥學是一門集大成的系統化學問,遵從一個統一的思想體系(經典內經思想)的同時擁有多樣的方法論(各流派診療方法),加上古今語言體系的差異,中醫與現代科技存在一定的脫節。”余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工作就是對中醫思想、理論、方法、技術等層面進行系統科學的重構,用AI復雜系統科學支撐系統生成、邏輯推理、計算學習、想象創造等功能。中醫AI大腦對傳統中醫的名著專著與現代教材進行分析演繹,對名老中醫的臨床知識與經驗進行學習歸納,構建相應的中醫AI應用系統(“人工智能化”)。通過中醫AI大腦的應用部署,對基層醫生中醫AI臨床診療能力提升、醫學生中醫AI臨床診療輔助學習、名老中醫特色專病診療AI傳承與發展創新注入新質生產力,開辟嶄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發展道路。
為支撐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中醫藥現代化振興發展,余中提出,希望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能夠推出更好的政策:(1)為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學術研究平臺與氛圍,百家爭鳴、百花齊放;(2)提供更好的中醫藥AI試點示范應用準入政策、資源支持與獎勵制度,為顛覆式創新中醫藥綜合改革的高質量發展實現突破性成果;(3)對當前人工智能的宣傳進行規范,對人工智能研究與市場應用領域中出現的日益嚴重的各類虛假報道與行為予以嚴肅警示與處理,保證人工智能領域研究與應用的健康有序發展。
擁有三千年傳統醫學典籍、理論體系和臨床使用的中華中醫藥定義了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標準和國際ISO傳統醫學標準。在當今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國中醫藥人工智能獨樹一幟,是“中國智慧”與現代科技融合的體現,更加高效地傳承、傳播和發展中醫藥,為建立未來系統醫學與科學范式、服務人類健康福祉提供“中國方案”。
(總監制:薛立勝 /總策劃:詹海濤 /監制:蔚力 許浩成 /策劃:胡俊 /記者:胡俊 鄭偉 張芃芃 /編輯:郭一嘉 尤自秀 /視頻:李新艷 /設計: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