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結緣的《醫心方》
《醫心方》手抄本書頁
日本醫藥學家丹波康賴(912—995年)用漢文編纂的《醫心方》一書,是日本現存最早的中醫藥養生療疾著作。與中國結緣的《醫心方》,因保存了唐代以前大量中國醫藥典籍的原文而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用漢文著書的日本漢方醫學世家
有觀點認為,丹波康賴是中國晉代移居日本的漢人后裔,融入當地文化后,其家族一度使用“坂上”作為姓氏。該家族傳承漢文學養,每代都有人繼承家傳的中藥、針灸等醫術,在民間行醫。
公元10世紀中葉,醫道精深、醫術純熟的坂上康賴,多次治愈皇室成員的疑難病癥,被委任為宮廷侍醫,累遷針博士、左衛門佐等官職。日本永觀二年(984年),坂上康賴撰成宮廷醫藥秘籍《醫心方》后,圓融天皇向其賜姓“丹波宿禰”,其家族隨后便以“丹波”作為姓氏。
從丹波康賴以《醫心方》確立了自己在日本漢醫學界的地位開始,到19世紀明治年間,丹波家族在醫藥學領域始終人才輩出,他們的醫道和醫術為時人所推崇,他們留下的著述為后人所景仰。他們這個家族以漢文學養、岐黃之術作為傳家之本,一脈相承,綿延900年而不衰。
生活于11世紀的丹波康賴玄孫丹波雅忠,也是一位名滿扶桑的宮廷侍醫,在民間有“日本扁鵲”之稱。其著述主要有《醫略鈔》《醫心方略》《醫心方拾遺》等。后兩部方書,與丹波康賴的《醫心方》有明顯的淵源關系。
18世紀中期,丹波康賴29世孫丹波元孝改姓氏為“多紀”。此后,多紀家族以醫為業的子孫為了不忘自己是丹波康賴的后人,依然經常使用丹波這個姓氏,因此在文獻中這個家族又被寫作丹波(多紀)家族。
由18世紀后半期開始,丹波(多紀)家族在漢醫學教育、著書立說方面貢獻卓著。明和二年(1765年),多紀元孝創辦漢醫學教育機構躋壽館。傳至其子元德時,幕府將躋壽館改制為官辦醫學館,館長職務由多紀家族世襲。醫學館不僅培訓漢醫學人才,而且從事古籍校刊和注釋、醫書編撰。18世紀末期以后,以丹波(多紀)元德等為核心形成了與后世派、古方派相并立的日本漢方醫學第三大學派——折衷派。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丹波(多紀)家族的元德、元簡和元胤、元堅祖孫三代用漢文編撰出版了一批以“丹波”姓氏署名的醫著,進一步強化了該家族的影響力。這批著作包括丹波元德的《醫家初訓》,丹波元簡的《素問識》《靈樞識》《傷寒論輯義》《金匱玉函要略輯義》《脈學輯要評》,丹波元胤的《醫籍考》《難經疏證》,丹波元堅的《素問紹識》《傷寒論述義》《金匱要略述義》《雜病廣要》等。
《醫心方》漫漫千年流傳歷程
在日本皇室的敦促和支持下,丹波康賴由天元五年(982年)開始廣搜醫籍,精挑細選,仿照中國唐代王燾《外臺秘要》的體例,使用漢文編纂實用醫書《醫心方》。丹波家族后人解讀書名,認為其先祖意在強調醫者修心才能用好藥方。
《醫心方》共30卷,按照治病大體、針灸孔穴、內科雜病、外科病證、外傷、服石、婦產病、占候、小兒病、延年和斷谷術、養生導引、房內、飲食禁忌、食療本草的順序,選編唐代以前中國醫書的相關內容,其重點是各科方劑,大多為單驗方或藥味較少的復方。從公元984年丹波康賴完成書稿開始,《醫心方》走過漫漫千年的流傳歷程。
據日本醫史研究者考證,《醫心方》成書時有3部抄本,參與謄抄者較多,因而書寫風格有所不同。進獻皇室的第一部抄本稱為“秘府本”或“御本”,整體而言筆跡端正嚴謹,有晉、唐書風。天皇將此抄本交由宮廷中專門收藏圖書和文件的秘府予以保管。藏之秘府,是《醫心方》的榮寵;但實用醫書鎖在深宮而未予刊行,也是它的厄運。正如19世紀《醫心方》安政版序所云:“秘府所藏,人間莫得為。加之保、平以還,兵燹相踵,是書若存若亡之間者,蓋數百年矣。”永祿三年(1560年),正親町天皇將已在秘府中秘藏了470多年的這部手抄本賜予屬于另一個宮廷侍醫家族的半井瑞策,秘府本由此變成“半井家本”。
第二部抄本呈交輔佐天皇主持政事的太政大臣藤原賴通,因藤原家族在京都地區宇治建有別墅,這部抄本被稱為“宇治本”。后來宇治本失傳,依據該本謄抄而成的再抄本由京都仁和寺收藏,稱為“仁和寺本”。
第三部抄本由丹波家族留存自用,世代相傳,稱為“醫家本”。
寬政三年(1791年),丹波元德遵其父遺愿訪求他本《醫心方》以修補殘缺不全的自家留存本,然而所獲仁和寺本也是殘卷,“學者仍憾不得窺其全豹”。安政元年(1854年),幕府得知半井家存有《醫心方》完整抄本,協商借出,交由多紀元堅、多紀元昕叔侄領銜校勘。安政六年(1859年)年底,多紀元琰、多紀元佶等人進行復校。萬延元年(1860年),江戶醫學館以模寫的半井家本《醫心方》為底本,木板刻印問世。因其校勘于安政年間,世稱“安政版”。1982年,《醫心方》成書1000年前夕,日本文部省文化廳購入半井家本《醫心方》,兩年后將其認定為國寶,交由東京國立博物館珍藏。
清代光緒年間,《醫心方》安政版傳入中國。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安政版《醫心方》。迄今為止,中國已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經過校注或點校的排印版《醫心方》。
保存中國醫籍諸多佚文
丹波康賴編纂《醫心方》的起始年份公元982年,對應于中國的北宋太平興國七年。日本皇室藏書場所雖然在公元875年遭遇一次火災,但尚殘留一部分古籍。另外,一些寺院書庫和皇親貴族家庭藏書中也有數量可觀的醫書。丹波康賴憑借宮廷侍醫、典藥頭(相對于中國的太醫丞)的特殊地位多方搜求、借閱來自中國的漢文醫書,將相關內容寫入《醫心方》。
據中國的古醫籍研究者統計,《醫心方》全書共引用醫藥、非醫藥書籍204種,分列條文10877條,除引用朝鮮醫書2種6條外,其余全部引自中國醫籍。很多在中國已經亡佚的醫籍,可以在《醫心方》中看到部分佚文。
以《醫心方》卷第二十八“房內”為例。該卷共錄引中國醫書33種,其中多半已經失傳,如《素女經》《玄女經》《彭祖經》《養生要集》《玉房秘訣》等。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中國古代房內考》一書中說:“該卷內容全是有關房中術的引文,它們摘自許多中國古書,其中包括房中書、古醫書、相書和醫方等。由于這些書大部分已無處可尋,所以此書具有無法估量的文獻價值。”
丹波康賴對中國醫書的錄引原則是“原文照錄,不做修改”。高羅佩非常贊同這種做法:“丹波康賴是個最認真的學者……即使是明顯的訛文和重出之文也不加改動……他用眉注說明訛誤之處,以保持原文的本來面目。因此,這一文本保存了唐代原本的所有特點。”
《醫心方》保存了許多失傳中國醫書的佚文,以及一些存世中國醫書未經刻意“校正”的原文。當代研究者不僅將該書用之于輯復《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唐本草》《本草拾遺》《小品方》《集驗方》等醫籍,而且用之于研究《玉函方》《肘后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等醫書的版本、原本文字等。《醫心方》在目錄學研究、輯復失佚的唐代以前文獻、校勘現存古籍等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常東旭 遼寧師范大學圖書館
王續琨 大連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